2015年12月1日 星期二

2015/11/28 #5 拉比尼亞山莊露營

現在是用鼻子吃蝦子的概念嗎?真是太邪惡了…一陣一陣烤海鮮的味道傳過來 真是太香了 口水直流 ;昨天還在奮戰之中 今天一早 隨性買些吃的 泡麵 汽水 啤酒…… 在山裡 好像真的不夠 早知道就帶幾塊五花肉來烤了~不過 兩天一夜 來個輕旅行就夠了 ~

沒想到文哥還挺出名的 第一天下午 就聽到小朋友在呼喊他的名字 小男孩, 小女孩,,,竟然一堆小孩中 有人和他是同安親班的 雖然不同年級 在這深山野林中 這一線的關係 把“一堆”小毛頭聚起來 一下子跑東一下子跑西 一下子又玩羽毛球 一下子又爬大石頭~今天臨走前 斜對面的鄰居(四家人)來問 要不要以後一起來團露 一年大概都露幾次? 我竟然答不出口 今年特忙 明年初也不樂觀 回說一年兩三次 真的是有點囧 還好出動老婆大人做公關 去留個 line...又去吃了人家的午餐 幫忙帶帶小朋友 才回家~回家 經過驚險的幾個山區路段 竟然一下子就過了 昨天可是誠惶誠恐的猶疑而過的 這種驚險道路裡的露營區 大概就只會來一次吧 總算是來過了 營區算是挺優的。






2015年9月21日 星期一

2015 日月潭游泳

陰霾的早晨 涼涼的天氣 怕 今年的水會不會特涼~還好 遠方的山嵐 迷茫的碧綠湖水  水還是凜冽(清涼好喝) 但不會冰 這種好天氣 真是難得~胡亂的 左游 右翻 停下來拍拍照 總是在停下來時吃了好幾口水 嗆~ 今年比較特別的 看到有人弄個游泳圈上架個音響 真是悠閒 抬頭蛙來聽聽音樂 起伏起伏 山景 水景 雲景 圍繞又迷濛 忽載忽沈搭配著音樂聲 真享受 須臾 轉念 像魚一般  撲通一聲 轉頭翻身 沉入水 向前潛去…





2015年7月15日 星期三

2015 貓欗山 後尖山

凌晨往日月潭出發 霧氣從埔里一路蔓延到日月潭潭邊及臨山之間
天色微亮 淡淡白色的天光 山林還處在一片慘白
找到了上貓欗山的路直直走到的盡頭 被鐵柵門擋了下來 看了看山崖旁的地圖
還懷疑要跨過這個柵欄的門才能到登山口
(想到谷關附近的山 登山口附近都標示危險警告 禁止進入的路牌 但登山客還是大辣辣地進去 真奇怪)
整裝好 準備進入 看到房舍有人出來伸懶腰 親切的打個招呼:早安!
沒想到他竟然緊張的喊:出去 出去 你沒看到外面標示不許進來嗎?
問了一下登山口在哪裡,原來在外面大門的旁邊,我竟然糊里糊塗進來了 外面大門也沒人管
趕緊迴車退出去

貓欗山-柏油林道 挺大條的 旁邊偶有紅茶田 整片整片的灌木叢
路上還有一人環抱的杉木 偶有景色可以看到日月潭 都有做亭子方便遊客觀賞
不一會就到貓欗山頂 約30-40分鐘 山頂上天文台有顆巨大的石頭刻著貓欗山 沒看到三角點
湖邊遠山仍然雲霧繚繞 陽光灑下來一片橘紅 煞是好看
晃了10分鐘竟然一車外國人搭車上來了 我說個Hello~ 沒回應 像是中東人
逕自下山 這群歪國人的車轉進去有自動門的政府機關單位 應該來頭不小
也算是好興致 五六點就搭車來看風景

後尖山- 最近總覺得手機GPS一直定位的慢,弄了半天還是連不上,好不容易到了頭社
看到後尖山登山口,到了佛社停好車準備再爬一座山
登山口附近看到3隻狗 還好我有帶登山杖
裝傻般 避免去看狗 既使兩隻在旁邊亂叫 我還是登山杖 篤 篤 篤 敲打著地上往前進
還好 旁邊兩隻沒衝過來攻擊 前面那隻看了一看 在轉彎處跑掉了~
這條山路 似乎走的人也不多 入口處標著什麼颱風毀損設施 請大家請勿進入
似乎變成各地不想讓人進山走走的理由 "禁止"宣告了 那後果自擔
還好 我先看了許多資料 還有 先挑一些"軟的"來練習練習 不行的話就撤退
幾分鐘後 由柏油石子路轉進枕木樓梯步道 步道狀況還不錯
途中只有兩三個地方旁邊的樹倒下來 需要鑽過去 不到一小時到三岔路
遲疑了一下 看看Locus的地圖 該往右 左邊則是沿著稜線到福興宮 頭社山 是另一條路
整條路都在林陰裡 真是幸福~
剩100公尺 想說快到 結果最後這段需要手腳並用 汗一下子冒了出來
稍大的跨距 感覺到心跳一下子就飆了上來 跟林間行走完全不一樣
山頂是個平台涼亭 不太遮日 前後方山頭在大太陽下 仍霧氣十足 感覺濕氣非常重
三角點在平台一側的土堆上 從台上爬了下去 沒甚麼站立的位置
看到旁邊有後尖山的牌子 拿起來自拍一下 又看到台子下也塞了比較新的牌子 再換一個拍照
下次應該要帶個自拍棒 這麼小的地方 自拍起來還真不方便 弄個滿頭大汗











 

後尖山步道




2015年7月7日 星期二

2015 富寮里上虎山 ( 沒成功)

太晚起床 六點多外面沒風沒雨 看來今天還是要上班 整理了一下房間 還沒七點 打算到附近虎山走一下 同事建議了一個等高線軟體 Locus 下載到手機 看到有可以上到三角點的路線 今天可以去找找。一路看著手機一路走 有點亂走的感覺 轉了幾個沒走過的彎 都可以接到平常的路線 最後接上了一個很久沒人走的林道 用登山杖把芒草 小樹砸爛開路 算是有很久以前的路跡吧 到了一個盡頭 一整片人高的芒草 看到可以切到山稜線上 看到登山社的綁布 續走上一陣子到一叉路 前方彷彿有路但要開路 綁布指向下切到山坳 試走一段向下 路陡 懷疑是不是另一條上山的路徑 時間不早了 又沒帶開路的工具 今天只好先行撤退 看看天上 今天真是個好天氣 蓮花颱風不知跑哪去了
從悠遊游泳池的巷子進去

左走或直走均可,平常都走左上右下O行路線


今天天氣還不錯

廢林道盡頭,都是人高的芒草,切上陵線會更清楚

左側上陵線,有一布條

叉路,順布條下切50米,明顯路基但陡下,趕緊折回叉路

叉路直行,登山杖開不了這種路...太吃力了,趕緊回頭



2015年7月1日 星期三

2015 九九峰步道

早上五點多臨時起意來走個步道 之前來到登山口晃過一次(7點多) 花了半小時還沒到山頂 趕緊撤退 因為還要回去洗個澡準備上班 這次五點來 時間看來比較充裕 太陽剛剛露臉 山上只遇到一個伯伯準備要下山(也太早來了吧) 一直到了下到登山口 才看到一堆阿姨 叔叔的 披著條毛巾 沒背包的 上山 運動運動 看來 這附近的人都挺樂活的





2015年5月30日 星期六

觀高行 1999

1999 準備昇四年級的夏天 學姐自辦玉山畢爬要帶同學上來看波斯菊和八通關的美景 八通關上 塔塔加下 找了三個挑夫 因為“團費”便宜 當然是要去鼎力支持一下 不巧的是 颱風可能會進來 結果學姐團放棄這個行程了 前一天 其實天氣很好 商量了一下 領隊和挑夫團還是按照行程出發了
第一天 天氣真是好 東埔上 在林蔭間上上下下 感覺特別好又清涼 馬力硬是猛加油也沒有很累 下午兩點左右就過觀高路口轉進高檔的原木山屋 看到已有一些人在裡面 領隊帶我們轉進旁邊小路 滿地的波斯菊 真漂亮 開始下雨了!撐起小傘 有看過這麼浪漫的行程嗎!波斯菊小徑續走 另一邊是一間磚泥造的房屋 開門 進入 沒家具 有不少間房間 這下 連搭棚的氣力都省了 還有住家的感覺 稍微清一下後 還可以到客廳聊天……還有大餐 食材真不少 比起上一次玉山行 這次總算是爽行程了……
******************************
夜來風雨聲 傳來隆隆的鼓聲 其實聲音也沒那麼大聲 隔天 早餐會議 聊說對面山谷在山崩了! 撐傘到外面一看 果然對岸山谷乾溪溝 圓滾石和泥沙正在一陣陣的崩落 塵土飛揚 但 外面仍是細細小雨 不間斷的下著 吃著 咀嚼著早餐 聽學姐的看法 是颱風真的進來了嗎?商量一下 覺得 還是撤退的好
緩緩收拾 反正已經確認要撤退了 神清氣爽 微雨 空氣清新 且 一路下坡...每過乾溪澗 總是路徑不見變成不斷下滑的碎石 泥土 路上參雜著一些3-40公分粗的倒木 需側躍而過 像忍者一樣 下坡總是越走越快 有種爽快 跟 快感 好像 2個多小時就衝回到東埔 這種速度 是種難以想像的感覺。 細雨綿綿仍下著 大夥決定先去泡個溫泉 一人一間泡澡桶 還是第一次體驗 下雨天 好像比較便宜吧 登山客也蠻多人來洗的 換上預計最後一套的便服 變裝成一般人
雨停了 四個人走在路上 忘記誰去邂逅到水里消防隊員 剛泡完溫泉準備回水里 於是就搭便車到水里 跟著到菜市場裡塞些食物 搭公車回台中市 台中地下道裡幾個格格不入的人背著重裝到大友公車站牌 搭上公車 回東海
.........市區 似乎風雨並沒有那麼大!


2015年5月29日 星期五

玉山行 1998

    今天跟亮哥報名抽玉山2日遊 聽說1000多人抽92人 這機率好小~記得快20年前 糊里糊塗說要去玉山就跟去了 每個人要背一個帳篷 或一組套鍋上排雲佔位置 因為辦迎新的這天 彰化山協聽說也是一堆人要上山 所以先行小隊需要將裝備都先弄上來
    前一天凌晨睡在停車場帳篷 只能睡幾個小時 卻怎樣也睡不著 太冷了 睡袋太薄 看旁邊睡的狗狗叫 有點羨慕他們的羽絨睡袋 又想到沒帶睡袋套 真是失策
     接下來幾天 就在主峰 東峰 北峰晃來晃去 因為幹部沒安排活動 幾個畢業學長也來湊熱鬧 帶我們走了東峰 接下來幾天就不見蛋 說起來也真有趣 我竟然去爬山之前沒去補給食物 想說都吃公糧  只愛買提了一袋蘋果就去了 第一 二天吃公糧 第二(三?)天迎新的人來了 學弟妹都吃不夠了 只分到幾塊臘肉 幾條麵條 豁著大水塔凜冽的冷水 肚子算還可以
最後一天 同學 學長仍不見蛋 聽說第三天去圓峰營地睡了 我無聊的晃到了主峰上 看著“炊煙裊裊” 一條條水氣柱在遠處森林昇上雲裡 遠處 再遠處 一條條煙囪雲 視野真好 真適合冥想…… 許久 一群人上來了 慶祝,開登頂罐(小水蜜桃罐) 我沒得吃 看到一個眼熟的山社學妹 竟然跟他要了根巧克力棒…唉……



2015年5月28日 星期四

突然喚醒 好久以前那段爬山的記憶 有些緊張了一下

電視裡 寶傑整晚在講山難 腦袋裡想起了山社時經歷的幾件事 不知道當時爬山後有沒有留下那些紀錄 不過 現在腦袋裡卻只剩殘缺的片段 隨手叫出 Google map 找尋當時候的路線 不太能掌握 卻有些想將 當時 記憶記錄下來的想法 不去想 日子還是繼續走 花氣力去回想 找資料 日子還是一樣的前進 似乎是年老了 如果能找回些記憶片段 該有多好 該找個時間回東海山社找些記憶 奇怪的是 為何當初爬山 我都沒想到要拍照啊 好像那個時候 我也沒個像樣的相機吧!

改天找到之前樂山下切溪谷的資料 再來整理 先記錄腦袋裡還有的東西(D1樂山沿稜線下鞍部D2下切溪谷D3上加里山傳統路線回程,但第二天下切溪谷過中午後就發現位置不對了 第二天傍晚 太陽下山前 在一再翻稜線(很吃力) 溪谷向下都是瀑布的情形下 聽到遠處原住民的聲音  趕緊呼叫求救當晚 睡原住民山屋烤火 吃烤虎頭蜂蛹 恢復體力 第三天 原住民帶我們翻越一個緩高的山頭 接到風美溪 再回林道的樣子 不復記憶 睡前先記錄一下1998年左右的這段記憶)

2015年5月22日 星期五

生活瑣事- 好吃的烤黑魚

烤黑魚
如果看到製作方式 也許不會想吃 但其實這個環境製作 還不算糟
店家在人來人往路邊將魚剖開 晾乾 曬太陽 傍晚時在路邊用叉子將黑魚叉在炭火旁 烤乾
上菜前 加些土豆 加些香菜 很多很多的辣椒乾 淋在外表烤的乾巴巴的黑魚
酒精塊 煮著方鐵盤上辣汁 香酥魚皮下的魚肉油滋滋的變得香嫩又彈舌
每次到上海昆山一帶 就喜歡找個小館子吃吃這一味

2015年5月20日 星期三

生活瑣事-永康路尋奇 找酒喝

永康路 聽說是上海最多精釀啤酒的一條路 趕緊來朝聖
非假日 也不是晚上過來 人群只三三兩兩 幾個老外在bar裡邊聊邊笑的
路不大條 下午時段 有人用三輪車載來整桶整桶的啤酒
一直逛到路的另一端 才看到一間可以外帶啤酒的商店 "齊飲(CheerIn)"
帶了幾瓶準備送人 結果在地鐵站行李檢查被問那一瓶一瓶的是甚麼?
答說 啤酒 也沒檢查就放行通過 真爽快~
帶了幾瓶大瓶的小精靈跟Duvel三倍酒花啤酒給同事 
自己留罐小的Samuel Smith's Imperier Stout 
這涼涼的天氣 有了溫暖